中国宁波网记者蔡嘉妮


(资料图)

网红自曝有人利用AI换脸软件制作其不雅视频、AI孙燕姿火遍全网……一系列关于AI换脸的信息频频冲上热搜,引发众多热议。

在检索栏里输入“AI换脸”,各项教程和制作案例扑面而来。在销售平台上,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付费AI软件,套餐价格在499元到2888元不等。

看似热闹的背后,不禁引发我们思考:AI换脸为什么会火?它有什么样的魅力?作为一项新兴技术,它的边界感又在哪里?

AI换脸被大众熟知其实是在2019年。当时,一款名叫ZAO的APP火遍全网。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就能成为影视作品的主角。该APP仅上线一天就刷爆各大社交平台,下载量在APPStore排名第一,甚至其服务器也因为用户过多,使用量过大而瘫痪。但不到3天,它就被下架,其制作公司也被工信部门约谈。

近年来,关于AI换脸的话题总是争议不断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AI换脸?

AI换脸其实就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人体图像合成技术,是深度伪造技术最广泛的应用。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,捕捉不同的角度、表情、光线的人脸图片,将一个人的脸嫁接到另一个人身上,从而合成一段新的视频,进行一场新的演绎。

AI换脸网上教程

“AI换脸都不用自己出去照相了”“火遍抖音的AI换脸,制作方法那么简单”“AI换脸,我也来试试娱乐圈”……翻开社交平台,不少年轻人都晒出自己的经验贴,通过软件创造出逼真的视频和图片,有趣又吸睛。笔者查阅发现,APP store里排名第一的换脸软件faceplay下载量达24万。

AI换脸,换的是一种沉浸式体验。一些网友将自己的脸换到喜欢的热播剧中,合成视频发布到短视频平台上。收获点击量和评论量的同时仿佛自己也亲身经历了这段表演。娱乐化的背后,也帮助网友将一些现实中不可能的画面“实现”,满足了他们的想象。

AI换脸,换的是一种情怀“重现”。比如,演员保罗·沃克因为车祸去世。电影《速度与激情7》团队为了尽可能尊重演员与电影,通过AI换脸技术让他“亲自”参演了电影。为此,团队收集了保罗·沃克的350个CGI镜头并与他的亲兄弟进行镜头配对。电影在全球的发行量也因此增加,唤醒了影迷的集体回忆。

AI换脸,换的是一种自主传播。AI换脸技术走红,最主要是立足用户感受,激励用户进行自主传播。比如,央视在疫情期间曾推出“云全家福”活动,分隔两地的一家人,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,生成“云合照”,一时间引得大家争相“换脸”。AI换脸技术还可以根据新闻热点、重要节日等不断变化各种有趣玩法,深度链接用户,创新应用场景。

都说流行是个轮回,四年前风靡一时的AI换脸,在四年后的今天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。为什么它能再度爆火,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?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。

其一,大数据的背景下,单一化的审美制造更多的容貌焦虑。容貌焦虑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情绪。中青校媒曾对全国2063名高校学生进行容貌焦虑问题的专项调查。结果显示,59.03%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。其中,男生严重容貌焦虑的比例达到9.09%,比女生3.94%还高。在中度容貌焦虑的比例中,女生为59.67%比男生37.14%要高。在大数据的冲刷下,“颜值即正义”似乎成为无可争议的共识。瓜子脸、小翘鼻、双眼皮等千篇一律的“白幼瘦”审美根深蒂固。人们对“美”的认知逐渐变得单一与偏激。

有人说,“面具是很多国家和民族共生的一种文化现象。”AI换脸能够只用一张照片,点点手指,让陷入焦虑的人们快速且“无痛”实现自己的幻想。看着视频里美美的自己,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焦虑的心理。

其二,拥有新奇感,满足用户的猎奇心理。天文学家卡尔·萨根曾写道:“好奇是人类的天性。”AI换脸作为一项人工智能技术,毫无预兆地闯入人类的世界。看似遥不可及的科学技术,竟然操作起来如此简单。新生事物刺激着人们“尝鲜”。

丰富的素材,多变的应用场景,一些热门的影视剧、表情包都涵盖其中。有网友发文说,融合效果感觉很不错,换脸之后感觉特别自然,换明星脸也不违和,感觉自己更好看了,但是又不失本来面目。可以说,AI换脸热潮是一场线上社交世界的狂欢。

其三,技术门槛和制作成本低,普通人也能轻松体验。以往制作换脸视频,制作者需要依托开源库和一些辅助工具,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设备都一定的门槛和要求,普通用户非常难以实现。现如今,在手机应用商城搜索AI换脸等关键词,有不少相关App推荐,在社交平台也有许多类似的小程序提供服务。AI换脸应用的诞生,只要一部手机,上传一张照片就能轻轻松松实现需求,技术门槛大大降低。

对于AI换脸这一技术的应用,网上一直争议不断,新鲜有趣的背后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。

AI换脸暴露出不少问题

比如,隐私权和肖像权受到侵犯。未经本人允许,将他人发布在平台上的照片通过换脸制作恶趣味视频。一位博主曾公开发布声明,称“被AI软件盗用图片当做模板”。一些不法分子甚至通过“AI换脸技术”伪造“私密照片”,对当事人进行敲诈勒索,甚至制作虚假视频实施诈骗,触碰法律的底线。

比如导致视觉失真,对人的信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打破“人脸即真实”的社会共识,眼见不再为实。AI换脸将虚实难辨的信息场景提升到新的高度。近日,几张特朗普在纽约街头遭警察围捕的图片在美国社交网络上疯传。虽然外媒很快辟谣称,这些照片只是AI换脸,并非真实照片。但由于图片太过以假乱真,骗到了不少美国网民,
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。笔者认为,AI换脸技术也应有其明确的边界感,建立一个有效的应对新技术的风险防范体系。

比如,对于政府层面,可出台相关监管措施,划清底线。我国刑法、民法典等多部法律法规及政策,都涉及了深度合成应用规范等相关内容。4月11日,国家网信办发布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给出较为详尽的规定,其中包括定义、准入资格、责任义务和处罚措施等。同时要增加技术监测手段,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比如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将“人脸信息”明确纳入个人信息的保护范畴,减少灰色地带和监管漏洞,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。

比如,对于视频社交平台,要严格规范内容审核制度。有的平台为了博流量,疏于对视频内容进行审核,甚至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,企图打擦边球。技术开发者、相关内容传播平台都应做到“严于律己”,对视频内容进行风险审核。同时在接到投诉和举报时,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及时建立应对机制,尽可能将伤害降到最低。

比如,对于普通用户,要提高自己辨别信息的能力和法律意识。普通网友也要认真研读APP中的用户授权条款,权衡其隐藏的“霸王条款”。不利用技术手段去伤害别人,侵犯别人的权益;在自己权益受到伤害时,勇于维权,积极投诉和举报。

AI换脸作为一项新兴技术,在影视制作、广告、品牌营销等领域具有积极意义,不应全盘否定,但同时也要充分明确其边界感,依法打击滥用行为,不必过于恐惧技术本身。

当下,人工智能已经是大势所趋。AI换脸技术或许只是一个开始。技术本身是中立的,关键在于使用技术的人。当我们在兴致勃勃探索前沿技术的同时,必须要严守法律底线,明确伦理边界,这样才有助于新技术向着安全、可控的方向不断发展。